当前位置:首页> 城管局> 动态要闻> 文章浏览
以实干担当筑牢文明城市创建基石
发布日期: 2025-08-21 08:29
来源: 宣传科

近期以来,三门峡市城市管理局始终坚持以“创建为民、创建惠民”为核心,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,主动扛起城市管理主力军职责,围绕环境卫生、市容秩序、园林绿化、路灯亮化四大核心模块精准发力,出实招、下硬功,以精细化管理绘就城市文明新图景,助力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。近日,省文明创建专家组在实地考察时,对在创建工作中取得的成效,尤其是城市精细化管理,给予充分肯定。

深耕环境卫生整治  擦亮城市洁净名片

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,市城管局以“卫生治脏、环境治差”为突破口,构建全域覆盖、责任到人的环境卫生整治体系。从根源上破解“脏、乱、差”难题。针对主次干道、背街小巷、商业核心区等重点区域,推行“机械化清扫+人工补扫”的立体化作业模式,每日调度洗扫车、洒水车、高压清洗车等设备全域作业,组织保洁队伍对人行道缝隙、公交站台、绿化带边缘等卫生死角进行精细化清理,确保道路清扫无盲区、垃圾清运“日产日清”,彻底消除大面积垃圾堆积、杂物乱堆等现象。

在人流如织的百货楼商圈、三门峡南站广场等重点区域,环卫作业力量全面升级,通过增加清扫频次、延长作业时间等方式,确保环境整洁有序。同步推进全市公厕提质工程,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,对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换新、增设无障碍设施,配备洗手液、卫生纸、烘手器等便民物资,让“方便之所”更显文明温度。

微信图片_20250822082952.png

严抓市容秩序管理  塑造城市有序形象

为兼顾城市管理秩序与弱势群体需求,市城管局创新流动商贩管理模式,在不影响交通、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,科学规划设置流动摊贩临时摆卖疏导区,明确经营时间、经营范围和卫生责任,实现“疏得开、管得住、服务好”。

针对市民反映的停车难、车辆乱停乱放问题,市城管局坚持“疏堵结合”原则,优化停车资源配置与管理。在主城区主次干道、商业街区、社区周边,科学规划机动车停放区域,重新施划清晰的停车标识标线,引导车辆“线内停放、朝向一致”。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这一治理难点,联合公安部门与运营企业建立“共管共治”机制,明确运维责任,确保车辆停放有序、不占压道路资源。

聚焦户外广告“乱设、乱贴、乱挂”问题,市城管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对户外广告进行“大体检”,严把高空“安全关”。依法拆除未经审批、存在安全隐患的大型户外广告牌、楼顶广告。同时,利用各公园园区电子大屏设置文明城市创建主题公益广告,内容涵盖文明出行、垃圾分类、志愿服务等,让公益广告既传递文明理念,又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,营造“抬头见文明、处处是正能量”的氛围。

微信图片_20250822082957.jpg

提升园林绿化品质  打造城市生态绿肺

市城管局以“增绿提质、见缝插绿”为思路,持续优化城市绿化景观,让市民“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”。加强现有公园、广场、道路绿化带的养护管理,定期开展苗木修剪、浇水施肥、病虫害防治工作,及时更换枯萎花草,确保绿化景观“四季常绿、三季有花”;在背街小巷、街角空地、交通节点打造“口袋公园”“微型绿地”,搭配乔木、灌木、地被植物构建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,为市民提供休闲休憩的“绿色空间”。

同时,聚焦民生服务细节,开展“座椅焕新”专项行动。园区工作人员对老旧木质座椅进行打磨去污、防腐刷漆,以匠心守护城市温情,生动诠释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理念。针对城市水体周边绿化,配合相关部门重点提升湿地公园、沿河景观带的绿化品质,补植水生植物、景观树木,清理绿化带内的垃圾杂物,打造“水绿交融”的生态景观,让城市绿意更浓、生态更美。

微信图片_20250822083000.png

优化路灯亮化服务  点亮城市夜间文明

为保障市民夜间出行安全,提升城市夜间形象,市城管局全面推进路灯设施维护与亮化提升工作。对主城区主次干道、背街小巷、社区道路的路灯进行全面排查,更换老化损坏的灯杆、灯具、线路,确保路灯亮灯率保持在高标准,消除“黑暗路段”安全隐患。同时,利用路灯“网格化管理”机制,明确片区管护责任,开通24小时报修热线,接到市民反映的路灯故障后,第一时间安排人员现场检修,确保问题“当日受理、及时解决”。每逢重大节日,在城市重要节点、桥梁、公园设置主题亮化景观,既营造喜庆氛围,又展现城市文明风貌,让夜间的三门峡更安全、更靓丽。

微信图片_20250822083003.jpg

下一步,市城管局将继续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,对照创建指标持续优化工作举措,在环境卫生、市容秩序、园林绿化、路灯亮化等领域下更细功夫、求更高质量,以钉钉子精神解决治理难点,完善长效管理机制,让城市更洁净、更有序、更宜居,为三门峡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坚实的城管力量!

微信图片_20250822083009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