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 城管工作> 纪检监察> 文章浏览
【河南日报客户端】三门峡市纪委监委持续“亮剑”,一季度解决问题69个
发布日期: 2022-06-13 16:36
来源: 宣传科

近日,记者从三门峡市纪委监委获悉,自全市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活动开展以来,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、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企业群众所需所盼,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,深入防范整治“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”问题,有效发挥了“利剑”作用。一季度为企业和群众解决困难问题69个,不断推动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活动走向深入。

加强统筹,凝聚防范整治工作合力。

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及时收集问题线索。牵头市委办公室、市政府办公室、市委组织部等11个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对照市委明确的“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”27种情形,通过日常监督、督查检查、巡察反馈、财务审计、信访举报等方式,精准发现、收集“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”问题线索。完善运行机制,分类处置案例案件。建立健全沟通联络、协作配合、线索移交核查、跟踪督办、结果运用等工作机制,通过实地督导调研、现场查阅资料、电话联络沟通等方式,加强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接,推动一般性问题线索分类处置;通过纪检监察系统“室组地”协作配合,确保涉嫌违规违纪违法的严重问题线索快查快办,并严格时限办结,明确责任督办,确保工作实效。组建工作专班,提升防范整治质效。从市委巡察办和派驻纪检监察组抽调专人组建工作专班,统筹协调开展工作,对问题线索统计汇总、跟踪督办,推动问题及时发现、线索及时移交、问责及时启动、整改及时到位,切实提高工作质效。

立足大局,拓展防范整治工作面。

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全覆盖监督检查。紧盯属地、行业、主体、个人“四方责任”,紧盯集中隔离点“三区两通道”、“四早”要求落实、27类重点人员核酸检测情况等,开展全覆盖、无死角监督检查。一季度,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针对疫情防控中落地排查管控措施不力、外防输入“口袋”扎得不严、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控不到位等问题,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77人。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。聚焦“全市万人助万企”重点企业座谈会交办问题,协调市委督查室、市政府督查室、市企业服务办等部门抽调11名干部成立2个督导组,通过听取汇报、查看资料、实地走访等形式,对61个突出问题办理情况进行督导,一季度办结49个,办结率80.3%。推进行政执法(审批)队伍教育整顿。组织七个监督检查室和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,采取明察暗访、“四不两直”等方式,对行政执法(审批)领域进行全面监督检查。紧盯“放管服效”改革不彻底、故意刁难、吃拿卡要等问题,按照“以人找事”思路,全面排查、处置问题线索。截至目前,共发现行政执法(审批)队伍“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”问题11件,通报批评3人,发放纪检监察建议5份,在从严监督执纪问责中持续营造严的氛围。推动群众关心关注问题办理。对全市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活动12345政务热线超期工单办理进度缓慢的1个县(市)区、2个市直部门进行严肃约谈,点对点找出症结、对症下药,面对面反思表态、落实整改,推动被约谈单位和人员主动担当作为、履职尽责,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。

着眼长效,促进能力作风持续改善提升。

营造浓厚氛围。综合运用舆论媒体加强对“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”防范整治工作的宣传报道,一季度全市先后在河南日报、省纪委监委和三门峡日报等媒体开展宣传报道20多次,营造担当作为的浓厚政治氛围。强化警示震慑。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、为企业解决困难敷衍应付等“不作为”,套取惠民政策资金、向企业乱收费等“乱作为”,个别公职人员履职不尽责等“慢作为”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点名道姓公开通报,充分发挥警示震慑和教育引导作用。深化以案促改。及时将案件处理结果反馈给案发单位,督促其以案促改、以案促治。同时,根据问题性质,向有关部门反馈,督促相关部门举一反三;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,指导其他非案发地区和单位进行对照检查,完善政策措施,堵塞制度漏洞,做实“后半篇文章”。(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徐建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