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环卫工作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,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餐厨垃圾、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建设,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,不断规范建筑垃圾管理,着力督导城中村人居环境整治,突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。
重点工作
01.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
一是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。今年以来,共5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停止填埋作业并完成简易封场,1座开始生态封场,实现了原生生活垃圾“零填埋”的目标。二是按照省住建厅工作要求,对已完成整改的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第6项和第19项共性问题整改情况,在三门峡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公示。三是印发了《2023年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》,对道路清扫保洁工作、油烟污染治理、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置监管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工作任务和标准进行了细化、量化、具体化,压实了部门责任,形成了整治合力。四是通过发函督促、调阅资料、现场检查等方式,对全市环境卫生领域环保问题进行督导推进,完成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、移动源污染监管工作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督查工作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拍摄工作、历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“回头看”、塑料污染治理等一系列环保任务。五是在全市开展环卫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自查自纠,对行业领域进行了全面排查,建立常态化的问题排查整治调度工作。
02.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
市政府第79次常务会议,研究通过了由市城管局牵头,市城建集团组织实施环卫重点项目建设。我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,研究部署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工作。
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。一期建设规模100吨/天,位于陕州区高阳路北、三门峡污水处理厂东侧。服务范围为三门峡市湖滨区、陕州区、商务中心区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开发区。
环卫科加强对市城建集团项目建设的督促沟通,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到现场进行实地督导,协调推进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建设,并将周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市发改委、市纪委、市委督察室。
目前,该项目专项债提前批发行3500万已进入三门峡市财政国库,中央预算资金到位2000万;招标预公告7月27日已发布,拟采用EPC方式进行招标。项目污水处理区土方开挖、基坑支护、地基处理及垫层防水施工已完成;综合处理车间土方开挖、基坑支护已完成,正在进行桩基施工;厌氧罐桩基施工已完成。综合处理车间位置光缆探挖完成,混凝土上部保护光缆浇筑完成,开挖约3400m³粉煤灰,混凝土浇筑10m³
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建设。2023年10月8日根据政府会议纪要,明确选址调整至湖滨区会兴工业园内(永泰石膏厂北侧、崤槐线以西)。申请专项债3500万已入三门峡市财政国库,已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、可研批复、行业意见批复、用地预审意见批复、节能审查、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等手续。目前,已支付湖滨区土地征收费用477万元;正在协调土地征收事宜,土地报征手续已报送省厅,近期完成土地地上附着物清运;设备招标清单已编制完成,正在进行询价,招标工作正在准备中。
同时积极谋划建设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及大件垃圾处理项目。垃圾分拣中心处理规模500吨/日,预算资金1.25亿元,占地20亩,拟选址陈宋坡垃圾填埋场附近。
大件垃圾处理厂工程规模为100吨/日,预算资金1.28亿元,占地15亩项目,拟选址为陈宋坡垃圾填埋场附近。
以上项目已向市政府申请,资金主要来源政府债券、中央预算内资金,力争2024年立项。
亮点工作
01.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
一是高度重视。市城管局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垃圾分类专题推进会,邀请市主要领导,对湖滨区、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实地调研。进一步提升了各成员单位的协作配合和责任意识。
二是健全制度。印发了《2023年度三门峡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重点任务》《三门峡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实施方案》等一系列文件,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。
三是强化督导。成立垃圾分类工作专项督查组,每月通过查阅资料、现场检查等方式,对各县(市、区)及成员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检查督导,并进行打分和排名。
四是完善设施。今年以来,在全市增设生活垃圾四分类垃圾桶6500余个,生活垃圾分类亭116个,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房47个,主城区垃圾四分类覆盖率达96%。
五是强化宣传。邀请三门峡广播电视台、三门峡日报、黄河时报等新闻媒体对垃圾分类宣传周、宣传月活动进行报道;动员各级各部门通过制作条幅、宣传展板、垃圾分类宣传册和倡议书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;在1000余家沿街门店、各公园、车站、城市出入口等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标语;开展“三进”活动,在20余所学校中开展垃圾分类知识“进课程、进课题、进课堂”。形成“生活垃圾分类人人知晓、人人参与、人人践行”的浓厚氛围。
02.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见行见效
召开了《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运体系推进会》,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责任主体,形成了市、县、乡、村齐抓共管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机制。
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,针对我市村庄分散、沟壑纵横的现状,要求各作业企业合理确定收运模式和收运频次,配合省住建厅村镇处领导,对黄河流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项审计组反馈灵宝市故县镇、朱阳镇和豫灵镇3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问题进行调研,对整改工作提出要求,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。
按照《三门峡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标准及考评办法》,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“五有”标准,采取电话、微信调度和实地督查等方式,督促各县(市、区)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部门做到垃圾收运全域覆盖、无缝衔接,达到扫干净、转运走、处理好、保持住的工作要求。
目前,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处置体系已基本形成,99.4%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。
2024年工作计划
(一)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。一是建立健全市、县(市、区)、街道(乡镇)、社区(村庄)四级党组织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。二是每季度召开专题会,强化实地调研和督导检查。并充分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信息管理平台,对垃圾分类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排名,不断提升垃圾分类信息平台填报质量和工作实效。
(二)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。按照工作标准和要求,持续推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,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,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果。
(三)全力推进环卫重点项目建设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迫在眉睫。环卫将严格对照节点计划,攻坚克难,挂图作战,确保工程项目按照时间节点计划有序推进,力争项目尽早投产使用。积极谋划建设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及大件垃圾处理项目,力争2024年立项。
(四)做好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督察工作。高度重视、主动作为,严格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相关要求,切实做好环卫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。